自我分化

自我分化(differentiation of self)是 Murry Bowen 家庭治疗枢纽概念其中一项。《家庭治疗概念和方法(第11版》、人民卫生出版社《心理治疗》第七章、Murry Bowen Centre 网页这三处规范地介绍了涵义。具体学习笔记我放到了 Private Repository 私密知识库里。

Sigmund Freud 理论下的 ego ,是 id 和 super ego 斗争妥协后的产物,而且这一流派剥离 ego 和来访者背后家庭、其他系统关系。

Murry Bowen 和其他家庭治疗流派一样,重视来访者问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。我忘记在哪一本教材上提到,differentiation of self 是 Bowen 的理论而不是技术。我理解为,理论能帮助治疗师洞察、理解、接纳,如果要干预来访家庭,得用家庭治疗技术。

Nicholes & Daivis 没有在教材叙述自我分化的来源,人民卫生《心理治疗》也仅指向个体。看了 Murry Bowen Center ** 解释,才理解得好一点。

上面这6点感悟缩成一句:自我分化程度单独作用、系统正反馈的单独作用,自我和系统的交互,这3种组合形成了状体和事件。

用本文讲到3个信息源的话来说,低分化通过焦虑的自我和焦虑的系统展现出来。这里再次体现了与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区别。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本我和超我斗争带来了自我焦虑,这一理论撇开了系统论。

家庭治疗师洞察来访家庭自我分化不足,可以通过来访家庭多人或者1人的行为识别。按照 Bowen 中心介绍,3种行为最能说明低分化应对他人意见和自己不同,分别是控制型、讨好型、分离-亲近型。

英文里用了霸凌、变色龙描述其中两种低分化自我类型。如果对应汉语文化,可能要用张飞这个形象解读其中一类低分化自我。

几次阅读 Bowen 理论体系,我想到家庭治疗师关注低分化问题,更关注关系,用来访家庭的话展现问题;如果需要反馈给来访者,可能要引导 TA 参加个人成长小组

另一方面从个人觉察角度来说,个体察觉到有导火线和行为异常(情绪爆发/个人讨好/反抗型应对)时,可以这样标签:

我只能说头脑风暴的结果有待实践去检验。

-EOF-